估值原理听后感


写本文的原因是在小宇宙上听了面基的一期博客:《估值原理》:从没想过还可以这么看估值!,给了我一些思考和启发

估值

估值是指评定一项资产当时价值的过程,这是百度百科的定义

那价值又是什么呢?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这也是百度百科的定义.

所以说价值这个东西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念,他们对同一样资产(物品)的看法是不同的,因而同一样资产对不同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说,钻石,对于我这种理工科直男来说就是好看一点的碳,没有特殊的价值,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爱情的象征.

可虽然对不同的人来说资产的价值是有很大差异的,但是这些资产在市场上基本有着相对稳定的价格,这就可以引出这本书的一个观点:价值游戏论

价值游戏论

价格是估值的最直观体现,所以人们总觉得,估值来源于交易,而交易脱胎于市场.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市场只是提供了交易便利和清算服务而已,估值来自社会

如果一个社会要提倡某种价值观,就一定会用相应的资产去体现这种价值观.或者说,当一个社会决定用一场游戏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时,他们会根据情况选择是棒球赛还是足球赛还是篮球赛

这场游戏需要一些特定的美德、秩序、规范、共识,这些被鼓励的东西都需要一个很具体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那颗球,那颗球就是被全社会追捧的资产,它一定享受高估值

房产、股票、黄金、碳排放额,任何一项资产都符合且服从于各自社会的估值体系。这些估值体系根植于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之中。

为什么有的国家股票涨得厉害?

为什么同一时期有的国家房产涨得厉害而股票却一跌再跌?

为什么央行释放了流动性,结果却导致房价上涨,股价下跌?

这是因为人们用资产在玩不同的游戏,使用了不同的规则导致的.所以,在价格涨跌之外,要观察大家在玩什么游戏?观察大家注重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举几个例子:

1.
在金本位时代,这个社会会鼓励勤俭和孝顺。

因为货币以黄金为锚,很难超发,勤俭节约是有效的,本质是在储存有效购买力。

但一个人在践行勤俭节约的「美德」,往往是为了自己和孩子积攒更多的生活资料

金本位时代也一定鼓励储蓄这个美德,储蓄意味着不提现,不去兑换实物黄金。因为金本位时代的黄金储备根本不足以应对大量提取实物黄金。金本位就是一个承诺而已。

英格兰银行鼓励你把纸币存入银行,并支付利息,它对日常的纸币兑换黄金保证照付不议,它维护物价稳定,提倡省吃俭用,量入为出,他给你足够多的理由不去提取黄金,安心持有纸币。

喜欢储蓄,意味着拥有更多黄金,从而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同时,当全社会都在玩这个游戏时,没什么出路的英国人也热衷去海外拓展殖民地获得更多的黄金,以便回国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2.
在信用本位时代,把一堆钞票像黄金一样留给后代已经值不了几个钱了,社会需要别的传承资产。

如果社会选择了房产游戏,它就在鼓励「勇敢」和「坚忍」。一个人必须勇敢地背上高额房贷,同时坚忍地努力工作30年来偿还月供。

对男人来说,房产就像女人的钻石,那是阶层等级的标识,有了它,意味着择偶优先权。

房价越贵,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对其趋之若骛,努力奋斗。而黄金的价格涨幅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价格的涨幅。这说明我们现在和金本位时代玩的就是两种不同的游戏。

3.
如果社会选择了股票游戏,它就在鼓励「独立」和「效率」两种美德。

公司需要想办法,尤其是依靠科技和创新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以便拿到更高的估值。

本书作者周洛华也是一位股民,他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股票是提升效率游戏的球,房产是地位晋升游戏的球。

他把股票当成了让自己地位晋升的球,结果他炒股总是亏钱。

从游戏的角度看待估值,就会发现这场游戏把散户套在高位还是挺合理的。

只有把大量的散户投资人套在高位,才能使得他们放弃财富自由的幻想,才能使得他们努力工作。

这个社会没办法同时快速地让人大规模地发财。


当某项资产成为国民性的关键资产时,它一定是「低换手率」的。或者说,这类资产的换手率一定是被刻意压低的。

比如我们刚提到的,金本位时代鼓励储蓄,从而降低了黄金兑换。

再比如我们一线楼市之前的认房又认贷,京沪存量房源大概800万套,但每年的成交量只有二三十万套,年换手率不到5%。

只要共识还在、信心还在,你知道卖的时候市场的承接力接得住,也愿意接,那就长期持有。

金本位时代,大家愿意持有纸币而不是黄金,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去英格兰银行,纸币就可以换出黄金。

类似的,大家相信京沪永远涨,就愿意持有房子,而不是急于把它抛掉。

大家相信美股长牛,就愿意持有股票,而不是像2020年3月那样在市场上疯狂抛售。

社会在玩不同的游戏,就会导致不同的资产成为国民性资产,比如中国的房产,美国的股票,欧洲的债券,这不仅仅是由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还夹杂了制定规则的阶级的强烈意志(他们总要保障自己的利益)

只有少数的人能get到游戏的规则,从而获取高额收益,并且要时刻警醒,关注游戏规则,否则之前获得的高额收益很快就会消失

说个最近看到的例子,美国疯狂印钞大放水,美国政府的欠债也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的负债率却下降了,原因是在这场大放水中他们使资产的上涨幅度超过了负债的上涨幅度.正应了拜登曾说的一句话,通胀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通胀是一种武器.

这就是美国的游戏,我们在他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永远不可能成为最终赢家,或者说我们不可能一直赢下去.

估值责任论

社会有显然的分成倾向。而且它不仅分层,还会垂直流动。

中产和底层人民相互流动,只有最顶层相对稳定.这其实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希望看到的,他们永远处于最顶层,通过改变规则使得社会更加高效,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获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好的服务.

经济学教科书里有两种「和平方式」来实现垂直流动——

一是个体提高效率,勤奋努力的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二是全面的经济危机,主要是每当中层和上层过于拥挤时,通过危机出清掉一批人,给后来者腾出比赛场地。

有趣的是,每次切换游戏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风尚也会随之改变。人们会谴责上一场游戏中的胜者,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一大堆缺点和毛病,并将其视为他们财富消亡的原因。

其实就是原来的游戏可能因为社会各阶层固化而无法刺激大家努力奋斗,玩不下去了(少数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了)

与此同时,接下来社会还会崇尚一种新的风尚,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新一轮经济繁荣中胜出。

归根到底,是社会换了个新游戏。

所以,每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社会总是一片繁荣,人们已经习惯于相信自己的才能、努力和眼光。

每次危机之前,社会中上层都已经人满为患。

类似的,牛市末期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家都在讨论财富自由和提前退休。呵呵,没门!社会不会答应的,它不会让那么多人都实现财富自由,进入上流社会,游山玩水,游手好闲,最后安享晚年。

如果真的这样,那将是一场系统的灾难。

结束的话

在本篇博客中,我只介绍了《估值原理》这本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我认可的主要部分,当然也夹杂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一个年轻人不成熟的观点.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小宇宙听这篇博客,也可以自己买来这本书阅读,最后感谢您的阅读.